西安鼓楼:
在西安城内,与钟楼相媲美的姊妹建筑就是鼓楼,两楼遥相辉映,故有“姊妹楼”和“文武楼”之称,唐代诗人李咸用诗云“朝钟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云长挂情”即是对两楼的精恰写照。
鼓楼呈长方形,加上基座高33米,面积1204.3平方米。基座用青砖砌成,高7.7米、宽52.6米,楼北正中辟有卷洞门贯通。楼身建在基座中心,结构为重檐歇山顶,上下二层楼,一层楼身腰檐平座,二层楼外有回廊,檐上铺绿瓦。
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比钟楼大四岁,迄今已有611年历史,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,高大雄伟。清代曾两次修耷。楼上原有巨鼓一面,傍晚击鼓报时,故名鼓楼。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,南为“文武盛地”,北为“声闻于天”。鼓楼斗拱彩绘,外观庄重绚丽,与钟楼为姐妹楼,亦有 “晨钟暮鼓”之说。
鼓楼系古典建筑,基座为长方形,用青砖砌成,楼高33米,面积1924平方米。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,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。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,与钟楼相辉映,楼内有梯可上,登至二楼,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。
钟楼经过地震仍未曾毁坏,但解放前国民党驻扎军队,长年失修。解放后政府拨款多次整修,旧貌换新颜,成为西安市的象征性建筑。
View More »